首页 八字综合正文

七四年7月二十日寅时出生的八字

七四年7月二十日寅时出生的八字

七四年7月二十日寅时出生的八字

相亲

周末,19岁的梁实秋回家时,在父亲的书桌上,发现了一张红字条。

上面写着:“程季淑,安徽绩溪人,年二十岁,1901年2月17日寅时生。”

他忽地想起,这是家里帮他说的对象。

他忙不迭跑去问他大姐详情。

大姐坦白地告诉梁实秋,确有相亲这事儿,并称,她已经去见过这位“程季淑”了

大姐说:“她人挺好,蛮斯文的,双眼皮大眼睛,身材不高,腰身很细,好一头乌发,挽成一个发髻堆在脑后,一个大篷覆着前额。”

梁实秋有些心动,但认为自己的终身大事该由自己主张,于是,他写信给这位程小姐,问她,愿不愿意和他交个朋友。

然后,这封信投出去后却杳无音讯。

正当梁实秋灰心时,他收到了一封匿名信,告诉他,“不要灰心,陈小姐现在在女子职业学校教书,可以打电话去直接联络......”等语。

这封信真是帮了他大忙。

梁实秋遵照指示,大胆地拨了一个电话给那位素未蒙面的“程小姐”

接通电话,他能明显地感觉到女孩的震惊,因为她好半晌都没说出话来。

梁实秋直接报上姓名,并直截了当地提出,想要和她见一面。

程小姐支支吾吾半天,可总算答应了。

她才说了不过一句话,梁实秋却受到了非常强烈的刺激。

他说,“她的声音之柔和清脆是我从未听过的,‘珠圆玉润’四字,实在是非常恰当。

我受了震惊,我在未见季淑之前,已得到无比的喜悦。”

约会

好不容易,他熬到见面的那一天!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午后,梁实秋坐人力车(中途还换了一趟),花了一个半小时,才终于来到她的学校。

他提前十五分钟到达约定的地点,然后选了一个可以望到门口的地方,等。

时间就这么一分一秒地耗着,他不知看多少次手表,忐忑又心焦。

当然,随着女孩推门走进来,他的烦闷也跑到了九霄云外。

这次短暂的初会,仅有半小时,但他却非常欢实。

他说,“季淑不是健谈的人,她有几分矜持,但是她并不羞涩,令他十分动情。”

内心激荡的感情使他提起了笔,写了不少情诗和小说,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几乎都有程季淑的影子。

他写道,“初恋,会让人神魂颠倒,睡时,醒时,坐时,无不有一个倩影盘踞在心头,无时不感觉热血在沸腾,坐卧不宁,寝食难安。”

他难以克制思念之情,常常约程小姐出去玩,或中央公园,或大庙会,或电影院......

梁爸爸强力助攻

按照旧时的风俗,一个二十岁的姑娘和一个青年男子并肩出现,罪当活埋!

冒着被活埋的风险,俩人常常在公园里游憩喝茶。

程季淑将两人恋爱的事告诉了她的母亲。

她的母亲并没有责怪她,反而是鼓励她,同时也带着警戒,让她一切慎重。

所以,程季淑不许梁实秋到她家访问,也不许他寄信到家里。

梁家,虽不像程家那样守旧,但也没有达到可以公开容忍两人自由恋爱的地步。

只是,事有凑巧。

一日。

两人同往常一样,在公园里喝茶。

突然,梁实秋发现,他的父亲就在不远处同几位朋友聊天。

偏偏,父亲也同时看见了梁实秋,并朝着他走过来。

梁实秋有些局促和紧张,他鼓起勇气把程小姐介绍给父亲。

程季淑反倒没有丝毫的忸怩,落落大方的和他父亲交谈了几句。

期间,她的言辞十分得体,尽显名门闺秀的风度。

梁爸爸很是满意,临走时,还帮儿子付了茶钱。

回到家里,梁爸爸告诉梁实秋:“我看程小姐很秀气,气度也好。”

从此之后,梁爸爸便常常给儿子塞恋爱基金。

三年离别

1923年,梁实秋结束了8年的清华生活。

在程季淑的鼓励和劝导之下,梁实秋决定赴美留学。

就在这时,程家准备把程季淑嫁给一个小职员。

梁实秋急得跳脚,不得不让他爸爸正式上门提亲,程季淑也向家人坦白了自己的恋情。

这过程中虽有一些小波折,但二人的关系也算得到了两家的承认。

临别前,一对恋人相约餐馆见面。

那天,梁实秋送给恋人一块手表,程季淑送给爱人一幅自己绣的《平湖秋月图》。

两人就此约定,三年后结婚。

梁实秋到美国后,先在科罗拉多大学读英国文学,后赴哈佛大学读硕士。

因为太过思念恋人,他连毕业仪式都没参加就急着赶回国了。

七四年7月二十日寅时出生的八字

缔结婚姻

久别重逢,他们俩所谈的第一桩事,便是商定婚期。

因八月底,梁实初要回南京授课,于是两人决定在寒假结婚。

东南大学校门正对面有一条小巷,那里一栋房分三个单位,各有四间。

房东不肯分租,梁实初便把整栋房子租下来,租期为一年。

他自占中间一所。

左右两边分给另外两对情侣,房租也由三家均摊。

梁实秋刚搬进去的时候,那真是家徒四壁,可把他忙坏了。

他开始修葺、装饰房子,寝室墙刷粉红色,书房刷淡蓝色。

他四处奔走,购置、设计或制作家具。

前前后后忙了几个月,终于让他的新家焕然一新。

他写信给程季淑:“新房布置一切俱全,只欠新娘。”

七四年7月二十日寅时出生的八字

南京冬天相当冷,屋里没有取暖设备。

程季淑用蓝色毛线给他织了一条内裤,邮寄过来。

那条裤子一排四颗黑扣子,上面的图案是双喜。

梁实秋一穿,就穿了几十年。

这半年,程季淑一面教书一面筹备嫁妆。

她用六年来的积蓄,置办了四大楠木箱的衣物。

1927年2月11日,相爱的恋人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那天,梁实秋因为戒指太松,把戒指弄丢了。

她却安慰他说:“没关系,我们不需要这个。”

相濡以沫50年

正如程季淑所言,他们这段婚姻,在往后风风雨雨的岁月里,稳稳走过了50个春秋,并共同养育了四个儿女。(三女一子,其中次女夭折。)

1937年战乱来袭,梁实秋决定携家撤离北平。

但因岳母年老体衰,不堪奔波,无法一同出走,而梁家的老老小小也需要人照顾。

夫妻二人商议后决定,梁实秋先走,待局势有所改观,再让妻子带着家人来会合。

没想到,这一别竟是六年。

程母病故后,程季淑开启了寻夫之路。

她背着一大堆行李,带着三个孩子,一路搭乘火车、汽车、独轮车,到达重庆。

当她带着完好无损的孩子站在梁实秋面前时,夫妇二人相对流泪,长久无言。

小女儿梁文蔷后来回忆,父亲紧紧盯着他们三个,用手指着他们激动地说:“这是我的孩子,这也是我的孩子,这也是我的孩子!”

七四年7月二十日寅时出生的八字

夫妻俩和女儿

往后的须臾岁月,他们又共同经历了忙碌、贫穷、疾病、战乱和骨肉分离。

1966年,梁实秋退休了,三个子女皆不在身边,家中只剩下他和妻子。

他俩仿佛又回到了初恋时的状态。

他们牵着手出门远足,周游世界。

程季淑的腿脚不灵便,上楼十分费劲,梁实秋便在后面推着妻子爬楼梯。

有一次,妻子穿着一件黑色的毛衣,梁实秋戏谑地说:“黑熊,爬上去!”

妻子回头模仿熊的吼声,做出扑咬人的样子,模样十分可爱。

到了室内,程季淑倒在丈夫怀中,梁实秋仍能听到她的心脏怦怦跳的声音。

就是这样,尽管华发丛生,她的妻子,还是那个不敢仰视他的少女。

永别,后会无期

1974年4月30日,梁实秋和妻子去附近的市场购物时,程季淑不幸被门前滑落的梯子砸中身亡。

她说得最后一句话是:“你不要着急!要好好照料自己!”

梁实秋说:“我像一棵树,突然一声霹雳,电火毁了半劈的树干,还剩下半株,有枝有叶,还活着,但是生意尽矣。"

七四年7月二十日寅时出生的八字

七四年7月二十日寅时出生的八字

第二春

悲痛之中,梁实秋将两人的故事写进《槐园梦忆》,由台湾某出版社出版。

同年,梁实秋被该出版社邀请到华美大厦小住。

谁也没想到,71岁的他,竟在这里觅得了另一段情缘,她就是当红歌星——韩菁清。

七四年7月二十日寅时出生的八字

桃之夭夭,其叶菁菁。

就是她,猛地闯入了梁实秋的世界。

他的脑子里总是萦绕盘旋着韩菁清的影子,想她想到睡不着。

每晚韩菁清下课,他都会到电视台门口等她。

韩菁清意识到梁实秋的用意,在一次会面时,她话里有话地说:“我给你当个红娘吧!”

不料梁实秋却脱口而出:“我爱红娘。”

之后,梁实秋每天给她写一封信,并常常约她,一起吃饭、逛公园。

而韩菁清却犹豫不决。

她不是不喜欢他,只是有太多现实的因素。

他们相差28岁,且身份悬殊巨大,更何况他还有儿女。

但是,在爱情面前,所有的困难都黯然失色。

梁实秋在信中说:“不要说是悬崖,就是火山口,我们也只好拥抱着往下跳。”

韩菁清动容,决定和他一起面对。

她回信说:“一开动马达,就不能刹车!”

流言蜚语

两人相恋的消息一经传出,社会舆论如潮水般涌来。

所有人都不相信,一个明艳的歌星会对一个已经年迈的国学大师动真心。

报纸上《教授与影星黄昏之恋》这样的标题频频出现,媒体更是直指韩菁清意在图谋梁实秋的钱财。

为劝梁实秋悬崖勒马,学生们甚至成立了“护师团”,强烈阻止这段“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故事。

被贴上“收尸团”标签的韩菁清,并没有退却,反而越挫越勇,燃起了对梁实秋的熊熊爱火。

七四年7月二十日寅时出生的八字

梁实秋淡淡一笑,“我只是一个凡人,除了感情,我一无所有。

我不想成佛!我不想成圣贤!我只想能永久和我的小娃相爱!”

两人坚定了执子之手的信念。

韩菁清清楚地知道,世间嘈杂的耳语,不过是他人自说自话的意淫。

她不需要在意诋毁,她要做的,就是听从内心的召唤。

老少配

1975年3月30日,梁实秋与韩菁清结婚了。

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对忘年恋夫妻,感情日益加深,携手相伴了数十年。

两人相守十年之际,梁先生深情地向他的亲亲表白:

到如今进入第十个年头,我依然爱你。

十年来你对我的爱,对我所作的牺牲,让我十分感激。

正如梁实秋所言,两人在一起的最后九年时光,都是韩菁清的牺牲和付出。

80岁高龄的梁老先生,不仅听力不好,还患有糖尿病。

韩菁清费尽心思照顾丈夫,饮食上她亲力亲为;通信设备也都按照梁实秋的需要进行特殊改造,她一直在努力地营造一个温柔舒适的家。

只是,老少配的爱情注定伤感。

1987年11月3日,因心脏病突发,梁实秋离韩菁清而去。

弥留之际,他说了最后一句话,“清清,我对不起你,怕是不能陪你了!”

《梁实秋论文学》一直未能出版,这是梁实秋举世皆知的遗憾,她当然也能懂。

往后的7年里,韩菁清不断奔走,一心致力于此书的出版。

只可惜,这个愿望还没能实现,她便追随爱人而去,与世长辞。

或许,她始终惦记着两人那个奈何桥的约定。

七四年7月二十日寅时出生的八字

七四年7月二十日寅时出生的八字

梁实秋的一生,热烈地爱过两个女人,同时也被两个女人倾心地爱着。

这无疑是他个人魅力所召唤而来的幸福和美好,没有任何值得非议的地方。

只是,这两段爱情的走向,不免令人感慨。

在第一段爱情里,相濡以沫50年的妻子,去世不足一年,丈夫便另爱她人。

就如同当初的——梁思成,在林徽因过世没多久,他便另谋新欢。

而在第二段爱情里,丈夫去世7年,妻子不堪孤独,追随而去。

就如同曾经的杨绛,丈夫离世,她一个人苦熬了18年。

前两天抖音有一条很火的新闻:

民国有一对夫妻,他们因战乱分隔两地。

女子苦等丈夫60年,等到两人再见面时,她看见的却是......他儿孙满堂 !

多唏嘘~~

七四年7月二十日寅时出生的八字

梁实秋的第一任妻子,程季淑葬于西雅图的一处槐园,那里芳草如茵,林木蓊郁。

梁秋实曾说,妻子的地号是16,旁边的15号,是他给自己的预留地。

可惜,他食言了。

最后陪伴程季淑的,唯有一张照片。

那是梁实秋的一张全身立像。

犹记得,两人初次见面的那天,少年穿着蓝呢长袍,挽着袖口,胸前挂着清华的校徽,脚下穿着一双棕色皮鞋。

程季淑对他说,她喜欢这身装束。

于是,他便穿着这身去拍了照片,并以此相赠。

程季淑一直偏爱这张照片,还曾特意放大,悬在寝室。

程季淑去世那天,梁实秋把这张照片放进她的棺内,跟她告别,“季淑,我没有别的东西送给你,你把这张照片拿去吧!它代表我。”

曾说好,一生一世一双人,可谁知.......

少年已年老,忘却了诗人和牧笛,心中依旧渴望原野,只是换了秋风。

七四年7月二十日寅时出生的八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