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大运正文

八字疗法精确图

取穴十法分析

针灸临床有效,其效果来源于三个因素,一则刺激位置,二则刺激方法与强度,二则刺激手段。以下重点分析刺激位置,亦即针灸取穴问题,作全面分析。

取穴位置决定着临床疗效。比如,我们诊治一个病人,表现为一定的症状不适,应该针刺哪个穴位才最有效,这需要根据医理来确定。严格来说,临床上的选取的每个穴位都是有道理的。绝对不是乱针一通,用撒网方式,冀能网得一鱼。这样做既使病人妄受针刺之苦,又可能混乱气血流通,导致病情变化,甚至于加重。

因此,临床取穴很有讲究,需要学者认真琢磨,根据医理与症状进行考虑。以下我分析十数条可能的临床取穴思路,供大家思考。

一,局部取穴与阿是穴法。

就是在病痛的局部取穴,或者取症状明显的位置,即阿是穴。以痛为腧即是局部取穴。此法临床极为多用,如头痛针百会,前头痛针印堂,耳鸣取耳前动脉,腰痛取肾俞等等,都属此类。现在有不少人粗学针灸,只会在局部找压痛点,取阿是穴,虽亦能取效,但终不能尽愈大病。

再者,疼痛剧烈时,刺激阿是有加重病情的可能,需引起重视。如三叉神经痛,切不可只在痛处针刺,结果会越针越痛。一定要远取才能治愈此病。

二,循经取穴。

此法一般取循经的局部以及远端,远近配合取穴。远端取穴如胃痛针足三里,上牙痛取内庭,下牙痛取合谷之类。循经取穴是临床最为常用一种取穴方法,效果亦极好。

掌握了十二经以及奇经八脉循行之后,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循经取穴最为方便灵活,亦最为针灸界所重视。

三,五输穴。

井荥输经合五输穴是临床上最为常用一组穴位。

使用五输穴有以下三个根据。一则五行生克取穴。如胃痛因肝郁,当泻木气,针胃经木穴陷谷,或泻肝经木穴大敦。二则,同气相求取穴。如胃虚当补土,取土经土穴,针足三里、公孙即是。三则,各有所主。如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之类。或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之类。泻肺火咳嗽,面红,针鱼际即是荥主身热以及病变于色取之荥的临床实际应用。

再者,还有一种五门十变取穴法。临床亦颇为常用。此法亦是根据五行相合以及生克制化规律取五输穴。其法不难学习,建议学会。

另外,子午流注取穴法其实也属于五输穴的范畴,不过另有所本而已。

四,特定穴。

特定穴共有十种,除五输穴外,还有原、络、郄、原、募、背俞、下合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临床上这十种特定穴都非常实用,且各穴之间亦有配合。常见的有原络配穴,俞募配穴等。如头痛针合谷配列缺,即是原络配穴法。

余细研《医宗金鉴》之《针灸心法要诀》,见前贤颇为重视原络配穴法、八脉交会穴以及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主治杂病歌。此书列为官家针灸教材,必属临床经验之谈,需引起重视。

五,巨刺法。

即左有病针右侧,右有病针左侧。比如右偏头痛,可以针左足临泣。临床上治症多用此法,交叉取穴,效果极佳。再者,偏瘫及面瘫,往往左有病而针右侧,不针左侧,亦属此法。

另外,缪刺之法,左病治右,右病刺血,刺其血络,亦属此类。

再者,上病下取,下病上取,明晓其义,临证灵变,亦不拘泥于是否巨刺缪刺。

六,刺络法。

刺络放血法有极强的活血化瘀、通经逐络、醒神开窍作用,极为实用。特别是对于久年难治性疾病以及各种急症、神志病、火热病症,多可用此法立效。如红眼病刺耳尖放血,中风急救刺十宣出血,腰痛泻络委中,都属此法。

刺络法常见的针刺部位有三种,一则局部泻络出血,如眼痛刺太阳血络。二则循经远端泻络出血,如面部青春痘泻络曲池血络。三则,对侧泻络。如中风偏瘫,泻络对侧小腿足阳明部位的血络等。

刺络法不要滥用,特别是血虚气弱之人,泻血之后会导致病情加重。此法用于实证热证无所禁忌,临床疗效亦高。

七,全息对应取穴法。

包括左右对应以及前后对应取穴法。全息对应在全身极为多见,一般可分几个层次,一则以脐与命门为中心的整体全息。如左上肢对应右下肢,肩对应髋,膝对应肘等。一则以肘及膝为中心的各自太极,互相对应,如上臂对应大腿,手对应足等,也可以反向对应,上臂对应小腿,手对应髋。一则以腕与踝为中心的各自太极,互相对应,如手指对应足趾等。左右对应亦以脐或命门为中心,如腰左痛,针对侧腰部相应部位。前后对应则病在前,针在后,或病在后针在前。如胸乳痛,针天宗;腰痛针下腹等。

另外,还有各种微针疗法,亦即身体局部的全息疗法,包括面针、耳针、鼻针、眼针、舌针、头皮针、第二掌骨全息、背针、腹针、脐针、掌针、手全息、足底全息等等。

八,八字对应法及现代带刃针具针法。

八字法包括阴阳、相对、平衡、反应。在这四组词八个字的指导下,我们就能掌握肌体的各种疾病并了解在各个部位所发生的原因与治疗的方法,通过“定位”规律和“以针刺为主的反击方法”,就能在瞬间达到消退各种病痛的目的。此法由当代名老中医李柏松先生所创,非常高明实用。比如腰痛,针锁骨下;乳房病针髂骨上;足背痛,针对侧手背等。

再者,近贤结合现代解剖学以及组织外科学发明了许多不同针具针法,包括小针刀、刃针、小宽针、新九针、微针刀、铍针、松针、针灸刀、微型外科手术带刃针具等,所针部位多不拘泥于穴位,而是按解剖部位来选治疗点,临床治疗一些筋肉关节疾病效果明显。近年又派生出水针刀、注射针刀、激光针刀、刀中刀等,亦有不错的疗效。但此类针法由针一变为刃为刀,已经不算是常规针灸针了。其理论亦多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算是针灸针的创新与发展。

九,表里经取穴法以及上下经取穴法。

表里经取穴法:病在阳经,取之相表里的阴经,病在阴经,取之相表里的阳经。如腰痛在足太阳经,可取肾经太溪穴。

上下经取穴法:病在此病,针循行顺序中上或下一条经。如胃痛,可针泻胃经之后的脾经公孙;肾虚耳鸣,可补肾经之前的膀胱经昆仑穴。后溪治腰痛,因于小肠与膀胱经上下并列;外关治偏头痛,亦胆经紧接三焦经之谓。如此之类,临床颇多应用,需结合其他取穴方法而作综合分析。

十,辨证取穴法。

按阴阳八纲脏腑辨证而取穴。如牙痛由于胃火,当泻胃经荥穴;牙痛由于肾虚,则需补肾经原穴。

再如湿滞取中脘,风证针风池、风府,命门扶阳虚,肾俞灸可温阳治寒痹,网球肘属阳气血不足,可针足阳明经原穴冲阳等。

辨证取穴,实则泻,虚则补。泻则多用针,或刺血,或拔罐,补则或针或灸,都可取效。

针灸如何取穴

1

脏腑经络辨证取穴法

中医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经络为通路,联系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因为脏腑学说是对人类复杂的生理、病理现象的高度概括,所以尽管全身病症多,但都可以按照脏腑经络辨证来归纳治疗。

如对一位内伤头痛的患者,则须用脏腑经络辨证来区别证型:头痛眩晕、胁肋胀满、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有力,则辨为肝阳头痛,治当平肝潜阳。处方:太冲、太溪、风池、太阳、头维。头痛如刺,久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记忆力减退,舌暗有瘀斑,脉细或涩,治当活血化瘀。处方:阿是(放血)、大椎、天柱、合谷、三阴交。这就是脏腑经络辨证取穴法的运用。

如对肩痛的患者,则需要按脏腑经络辨证法来分辨属于哪条经脉的病变。肩内侧疼痛,后伸背手受限,为手太阴肺经病变,治取鱼际、阴陵泉;如痛在肩峰下前侧,且上举困难,属手阳明大肠经,治取合谷、条口透承山;痛在肩峰下后侧肩髎穴处,则属于手少阳三焦经,取中渚、阳陵泉;痛在肩后或肩胛处,当上肢内收横越胸前方时疼痛加重者,属手太阳小肠经,治取后溪、飞扬。

如舌痛一症,兼见心烦口渴、心尖红、小便短赤,用脏腑经络辨证为心火上炎,治当清心泻热,刺少府以泻心火。

下述三方面的病症也就是脏腑经络辨证取穴法的主要适应证:

①五脏六腑病症;

②经络循行线路上的病症;

③与脏腑病变相关联的组织器官的疾病。

2

定位取穴法

临床上大多数的病症,都有明确的发病部位和范围。凡发生在某一部位的病症,只要选用一组常用配穴,就可以治疗该部发生的多种病症。虽然在脏腑经络辨证取穴法中也包含有定位的内容,但本法的定位则主要是采用西医的解剖定位。因为有些疾病,运用传统的脏腑经络辨证取穴法难以取效或收效甚微,而西医对这类疾病却有比较精细的认识。如以病变部位为取穴基准、以解剖学知识作指导,则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肱骨外上髁炎一病,属中医之肘劳范畴,其痛点和压痛点在外上髁及其上下,其部位介于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之间,这就难以按经络辨证取穴来施治。虽然从经筋来讲属于手阳明之筋,但遵《内经·经筋》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的方法则取效较缓。若按照西医解剖知识和病理学上对此病的新认识(粘连说),就可用小针刀或锋钩针剥离粘连,疼痛立止。

再如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感觉腰痛,不能弯腰、久坐、久立,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所以腰痛虽可分为寒湿、瘀血等,认为其本皆为肾虚,而临床上用补肾之法则很难收效。实际上,此病多见于青壮年,肾虚尚不属主要原因。西医认为其病理机制是腰背筋膜、骶棘肌和第三腰椎横突尖部慢性摩擦劳损或急性摩擦损伤出血、机化而发生粘连所致,用小针刀在横突尖部进行剥离和松解,使得此处骨肉粘连剥开、肌肉松解,往往就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定位取穴法的适应证:

①四肢躯干上的经筋病,尤其是颈肩臂腰背腿疼痛为本法最宜。

②非十二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病变,如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③与脏腑病关联不大的组织器官的疾病,如跟骨骨刺、脚扭伤等。

定位取穴法主要包括下面三个方面:

①病位取穴法,即局部取穴法,此法尤其适用于病位固定、局限,且和全身其他组织器官联系不大或无关的疾病,如项韧带炎、肱骨外上髁炎、学生肘等,多取阿是穴;

②与病位相对大体在同一水平面上的部位,如眼病取脑后的风池,胃脘痛取肝、胆、脾、胃俞。

③根据神经节段支配理论,如上肢病取臂丛神经点,三叉神经痛选取眶上、眶下、颌神经点。

3

病穴取穴法

病穴是指有阳性反应的腧穴,是疾病在腧穴上的反映,是和疾病直接相连的部位。病变部位是病邪产生的中心,病邪沿着经络(病经)而至腧穴,形成病-经-穴的格式。病邪与正气并存于经络中,可通过针孔来达到排邪外出的目的。当邪气过盛排出不畅或来不及排泄时,则堆积在腧穴这个出口上,因而出现压痛及其他反应。针刺病穴可以开通穴孔,直泻病邪。所以运用病穴取穴法,可使针刺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尤其是对邪气较盛的疾病,取效更捷。疾病反映于腧穴,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以节省查穴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主要的病穴多在俞、募、郄、原、下合穴,本经、表里经、同名经等等。也有不少的病穴不在经穴或经脉上,这就是病理状态下的“经无常道”。而经筋病的病穴多在筋尽头,即肌肉的起止点及肌腱的附着点。

另外,病穴取穴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验证辨证和取穴的正确与否。因为从病穴上,不仅可以确定病变的部位,而且可以从病穴反应物和触感的性质,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一般来讲,触按凉感属寒证,热感属热证,疼痛隆起属实证,酸麻陷下属虚证。如治一胃脘痛的患者,疼痛数年,隐隐作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口腔黏膜白斑,脉象沉迟,证属脾胃虚寒,按脏腑辨证取穴法,当取中脘、胃俞、足三里,而在查穴时却发现上述腧穴均无阳性反应,而在脾俞、肾俞、阴都、地机处有压痛,说明属于脾肾阳虚,当取脾、肾经穴治疗。还有的胃痛患者,在肝、胆、心俞上压痛明显,此为情志致病,肝气犯胃之证,治当疏肝理气。所以从此种意义上讲,病穴取穴法才是更符合辨证论治原旨的。

按 语

这三种取穴法,既可单独运用,也可联合使用。在治疗脏腑疾病时,这三种方法绝大多数是一致的。如痰浊阻肺之咳喘症,按脏腑经络辨证取穴法,当取肺俞、脾俞、中脘、膻中、丰隆、孔最;而按定位取穴法也是前取膻中、后刺肺俞、远取孔最;而用病穴取穴法时,也会发现上述穴位有压痛反应,那么三种取穴法就融为一法了。

而更多的时候是这三种方法可以相互补充。如一位急性扁桃体炎的患者,症见咽喉红肿热痛、干痒而咳,伴高热恶寒、身痛乏力,查扁桃体Ⅱ°肿大,有脓点,咽喉部充血,辨证为外感风热型。治当疏风清热,取风门、合谷、天容;根据定位取穴加大椎、天柱;而用病穴取穴法时发现手三里、太溪有压痛,在询问患者尚有咽干夜甚,腰痛膝酸等症,知是素体肾阴不足,复感风热,所以治当疏风清热,兼用金水相生法,取大椎、天柱、天容、手三里、太溪、少商,这样就使取穴更适应复杂的病症了。

针灸治病的方法丰富多彩,缪刺法和巨刺法是根据经络左右贯通的理论,选取病痛对侧的穴位进行针刺,即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选穴针刺方法。缪刺法刺其络脉,巨刺法刺其经脉。这两种方法应用得当,确能起到“病立已”“如食倾已”也就是立竿见影的效果。

从现代解剖学来看,人体的运动、感觉神经及听神经纤维都是对侧交叉支配的,也证实了左病刺右、右病刺左、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的正确性。

缪刺法适用于病变部位在四肢络脉,邪气有闭塞不通、上下左右传注的特点,无内向传注的趋势,脉象无显著异常变化,多在患肢对侧井穴或病变对应部位刺络放血;巨刺法适用于病痛部位在身体任意部位,邪气位于经脉,病侧脉象无显著变化而健侧脉象异常或病侧还没复原、健侧脉象已出现异常者,多选健侧对应部位的经穴进行针刺。

1.巨刺法治疗肩周炎

赵某患肩周炎多年,左侧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受限,但仍能坚持劳动。1998年4月份因劳累过度,肩关节疼痛加重,不能活动,不得已到卫生院找我治疗。我见其左侧肩关节疼痛拒按,舌淡苔薄白,脉弦紧。即在其右侧风池、肩井、肩髃、臂臑各扎了一针,得气后留针15分钟,15分钟后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反复捻转针柄1分钟,然后再留针15分钟,捻转针柄5分钟后起针,患者当下就说左侧肩关节疼痛减轻,活动了活动肩关节,左手居然能摸着右侧耳朵了。在场的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都感到惊讶。

【按】这种针刺方法也叫缪刺法或巨刺法,是一种流传了几千年的一种古老的针灸方法,是“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具体运用。据《黄帝内经》记载,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针灸方法。认为十二经络在身体上交汇的腧穴,经脉气血都是相互流通的,如果你的左膝出现疼痛,时间一长,右膝也会有不舒服的感觉,而且相对应的左膝关节、右肘关节也可能会出现不适,因此可以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人体的许多疾病尤其是风湿痹痛一类的病症都可以上下左右互相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如果运用得当,往往能够起到针到病除之效。

八字疗法精确图

2.缪刺法治疗腰扭伤

陈某在搬运石头时不慎扭伤了腰,当时疼痛并不怎么严重,坚持到了收工。第二天早晨疼得起不了床,1990年4月11日家属邀我出诊。检查患者腰部无明显红肿,但左侧疼痛拒按,舌淡苔薄白,左手寸、关、尺无特异发现,右关脉弦紧。我就采取缪刺方法针患者右侧养老(手太阳小肠经之郄穴,善治急性腰疼)、委中(四总穴之一,腰背委中求,善治腰疼),得气后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反复捻转针柄各5分钟,边捻转边让患者活动腰部,起针后患者就能下床活动了。

3.缪刺法治疗偏头痛

顾某患有偏头痛,痛起来难以忍受,自觉脑血管有搏动感,1999年3月31日求我治疗。当时患者偏头痛并未发作,舌脉也无特异发现,患者说疼痛部位在右侧,我就用三棱针在患者左侧的关冲(手少阳三焦经之井穴,善治头疼)、足窍阴(足少阳胆经之井穴,主治偏头痛)点刺出血,擦干净后再挤出一滴血液擦干,一直到挤不出血液为止,隔日针刺一次。治疗后第三天偏头痛发作过一次,但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可以忍受,治疗7次后偏头痛未再发作。

药有药性,只有熟知各种药材的药性才可以临症不乱,懂得取舍。同样针灸也需要知道穴位的特性是什么,只有熟知穴性,才可以在临床中合理搭配,灵活运用。因此熟练掌握穴性以后,就可以随证取穴,做到有的放矢。穴位有几百个,熟练记忆比较困难,因此根据相关文献和长期临床的经验体会,将穴性归类,可以说留着这一篇文章,再给患者治疗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取穴,看一看就知道了,整理不易,望珍惜。

1.补气穴:气海、气海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2.理气穴:中脘、内关、气海、太冲、行间、大陵。

3.补血穴:脾俞、膈俞、章门、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

4.通脉穴:太渊、内关、神门、心俞、厥阴俞、膈俞、三阴交、足三里。

5.止血穴

(1)鼻衄:上星、膈俞、尺泽、禾髎、血见愁(上星与囟会之间)。

(2)咳唾血:孔最、膈俞、二白、肺俞、太渊。

(3)肠风下血:长强、承山、二白。

(4)经漏:交信、冲门、气冲、大敦、血海、脾俞,隐白。

6.散淤穴

(1)腰扭伤:委中(刺血),龈交。

(2)胸中淤血:足三里,内关。

(3)胸肋扭伤:大包、阳陵泉,支沟。

(4)腕关节扭伤:阳池、大陵。

(5)肩臂扭伤:曲池、肩髃。

(6)踝关节扭伤:丘墟、昆仑。

(7)膝关节扭伤:膝眼、阳陵泉。

7.通经穴:天枢、十七椎下、归来、血海、水泉、地机、太冲。

8.催产穴:合谷。

9.通乳穴:乳根、膻中,少泽、足三里。

10.止呕穴:内关,足三里,天枢,中脘,公孙,中魁,膻中,劳宫。

11.催吐穴:内关、中院。

12.止泻穴:天枢、大肠俞、足三里、大横、脐中四边穴。

13.通便穴: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丰隆、支沟、照海、内庭。

14.生津止渴穴:金津玉液、海泉、液门、照海、三阴交、太溪。

15.发汗穴:合谷、复溜、大杼、大都、经渠。

16.止汗穴:阴郄、后溪、合谷。

17.利尿穴:中极、膀胱俞、三焦俞、阴陵泉、三阴交、肾俞、水分、气海、列缺。

18. 止咳穴:列缺、太渊、尺泽、肺俞、天突。

19.定喘穴:列缺、四缝、定喘、膻中、肺俞、璇玑、气海、膏育。

20.祛瘀穴:丰隆、中脘、内关、脾俞、列缺、肺俞、上脘、天突。

21.消食穴:足三里、公孙、脾俞、璇玑、中脘、天枢。

22.消散穴

(1)瘰疠:天井、少海、肘尖、臂臑、五里。

(2)乳蛾:合谷、少商、照海。

23.解毒穴:灵台、合谷、委中、尺泽。

24,消炎穴

(1)扁桃体炎:少商、合谷、天突。

(2)急性中耳炎:耳门、听会、听宫、翳风、中渚、外关。

(3)风湿性关节炎:肩髃、曲池、合谷、环跳、阳陵泉、绝骨、风市、足三里、膝眼、腰阳关、腰眼。

(4)阑尾炎;上巨虚、阑尾穴、天枢、曲池。

25.清热穴:大椎、曲池、合谷、陶道、陷谷、内庭、肺俞、劳宫、少商、中冲、少府、鱼际、二间、液门、解溪、行间、大都、然谷、俠溪、通谷。

26.祛寒穴:神阙、中极、命门、中脘、温溜、地机、阴陵泉、关元、章门、隐白。

27.舒筋穴

(1)上肢:肩髃、曲池、合谷、阳陵泉、筋缩。

(2)下肢:环跳、阳陵泉、绝骨、筋缩。

28. 抗疟穴:大椎、陶道、至阳、间使、后溪、肝俞、胆俞、复溜、合谷、足三里。

29.壮阳穴:命门、肾俞、精宫、关元、气海、关元俞、神阙、中极。

30.温中回阳穴:气海、关元、神阙(皆灸),足三里、内关、百会(皆针)。

31.祛黄穴:至阳、腕骨、阳纲、胆俞、日月、阳陵泉、后溪、阴陵泉、脾俞、劳宫、中脘、三阴交。

32.祛风穴:风池、风府、百会、风门、曲池、昆仑。

33.升血压穴:内关、素髎。34.降血压穴:血海、足三里、曲池、太冲、涌泉。

35.醒脑穴:水沟、百会、十宣、十二井穴、劳官、涌泉、四神聪。

36.镇静穴:百会、定神、四神聪、腰奇、间使、后溪、丰隆、涌泉、太冲、印堂、神庭。

37.镇痉穴:百会、大椎、印堂、后溪、曲池、阳陵泉、承山、太冲、昆仑、筋缩、水沟、攒竹、风府、合谷。

38.安神穴:百会、神门、内关、心俞、三阴交、太溪、安眠。

39.开窍发音穴:哑门、廉泉、天突、通里。

40.抗痨穴:中府、肺俞、膏育、魄户、百劳、结核穴、足三里、四花、患门、大椎。

41.提托穴:提托穴、子宮穴、维道、维胞、会阴、气海、百会。

42.止痛穴

(1)头痛:太阳、风池、印堂、列缺、头维、攒竹。

(2) 牙痛:颊车、合谷、内庭、下关、承浆、太溪。

(3)喉痛:少商、合谷、天突、照海。

(4)项痛:列缺、后溪、天柱、大椎、落枕、昆仑、风池、大杼。

(5)胸痛:内关、郄门、膻中、支沟。

(6)心绞痛:内关、神门、郄门、心俞、巨阙、厥阴俞。

(7)胃痛:中脘、内关、足三里、内庭、公孙。

(8)腹痛: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天枢。

(9)胁肋痛:支沟、期门、日月、太冲、阳陵泉、丘墟、章门。

(10)腰背痛:腰俞、命门、肾俞、委中、昆仑、大椎、肝俞。

(11)腰尻痛:十七椎下、次髎、秩边。

(12)手背痛:合谷、后溪、八邪。

(13)肘关节痛:曲池、手三里、天井、少海、养老、外关。

(14)腕关节痛:阳溪、阳池、阳谷。

(15)肩关节痛:肩髃、肩髎、臑俞、巨骨、肩贞。

(16)髋关节痛:环跳、承扶、秩边、居髎。

(17)膝关节痛:膝眼、鶴顶、阳陵泉、承山。

(18)下肢痿痹痛:髀关、伏兔、足三里、绝骨。

(19)踝关节痛:解溪、昆仑、商丘、丘墟。

(20)足趾肿痛:太冲、足临泣、八风。

疾患

头痛:灸囟会。

鼻病:灸囟会、通天,左臭灸右,右臭灸左。

口眼㖞斜:灸耳垂下,左灸右,右灸左。

中风失音:灸天仓(在颈大筋前曲颊下,扶突穴后动应手)、百会。

目痛:灸上星、风池。

目不明:针承泣。

喉病:针风府、少商、合谷、上星;如颊肿及缠喉风等症,实热针足三里,虚热灸足三里:如根脚咽喉常发者,于耳垂珠下半寸近腮骨灸,或灸足三里。

瘰疬:灸肘骨尖,左灸右,右灸左,或蒜片贴疬上灸之。

项瘿:灸大空穴、肩髃;或灸两耳后发际。

胸腹疾患

奔豚:灸气海、关元、期门;或灸章门;或灸中极。

症瘕:灸太溪、气海;或灸天枢;或灸中脘。

心痛:灸上脘;或灸中脘;或灸阴都。

呕吐:灸尺(在肘约上动脉)、乳根;或灸神光(在两肋旁二寸),或灸石关。

霍乱:隔盐灸神阙和灸气海。

咳逆:灸乳根,男左女右。

反胃:灸乳根、水分、内踝下三指稍斜向前、中脘、足三里。

咳嗽:灸肺俞或乳根;或灸天突、膏肓俞。

喘急:灸肺俞、天突。

下痢:灸脾俞;或灸阴交、神阙、关元;或灸肓俞。

胀满:灸脾俞;或灸肝俞;或灸水分;或灸气海;或灸大肠俞;或灸承满;或灸三焦俞。

吐血:灸中脘;或灸肺俞;或灸大陵;或灸上星和足大指节横理三毛。

肠风下血:灸二十椎;或灸命门、肾俞。

乳痈:以灸炷四枚围着所作处,同时下火,各灸7~1壮;或隔蒜灸其中心。

肺痈:灸肺俞。

腰背四肢疾患

腰痛:针委中出血;或灸命门、肾俞。

臂痛:针肩髃。

脚气:灸风市;或灸三里;或灸绝骨、犊鼻、肩髃;或灸曲池和气湍(足十趾端)。

其他疾患

尸厥:灸百会、气海、石门。

疝气:灸足大指次指下中节横纹当中;或量口角为一边成等边三角形,上角于脐中,两边是穴,左偏灸右,右偏灸左;或灸风市、气海、外陵(脐旁一寸半)。

脱肛:灸脐中;或灸横骨和长强。

诸痔:灸命门;或灸脊中;或灸长强。

痼冷肾虚:灸肾俞;梦遗灸三阴交;虚极灸膏肓、气海。

心恙(神志病):灸百会;或灸天凭(在颈大筋前曲颊下扶突后动应手);或灸天枢;或灸手逆注(在左右手腕后六寸);或灸中脘;或灸间使;或灸臣觉(在背上夹内侧,反手所不及者,骨芒穴上捻之);或灸上星;或灸合谷;或灸左右胁下对屈肋头两处;或灸人中、少商、隐白;或针足大指爪甲下。

痨瘵:灸腰眼;或灸四花;或灸膏肓。

阴脱:灸关元、大敦。

肿满:灸足第二指上一寸半或两手大指缝头;或灸太冲、肾俞。

小儿龟背:灸肺俞、膈俞。

横生逆产:灸至阴。

产后小便不通:于神阙穴隔盐和葱白,用艾炷灸。

崩漏:灸小腹横纹当脐空直下和三阴交;或灸交仪(在内踝上五寸)。

疔疮:灸掌后横纹后五指,男左女右。

36绝招

针灸单穴治病36绝招

1、穴 名:下都(经外奇穴、八邪穴之一)

取穴方法:手背四、五指缝尖上五分处。

主 治:发烧。

手 法:连续不断掐按1—2分钟。

2、穴 名:少海(手少阴心经,合穴)

取穴方法:屈肘,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 治:心动过速。

手 法:揉按1-2分钟。(60-70/分)

3、穴 名:通里(手少阴心经、络穴)

取穴方法:神门穴上一寸。

主 治:心动过缓。

手 法:按揉1—3分钟,300-500次。

4、穴 名:大陵(手厥阴心包经、原穴)

取穴方法:腕关节掌侧第一横纹正中,两筋之间,

主 治:失眠症。

手 法:点按1—2分钟,直按斜上顶。

5、穴 名:神门(手少阴心经、原穴)

取穴方法:掌侧腕横纹尺侧上方凹陷处。

主 治:多汗症。

手 法:直按斜顶向内关1—2分钟。

6、穴 名:涌泉(足少阴肾经、井穴)

取穴方法:足底前、中三分之一交界处,屈足卷趾时呈凹陷处。

主 治:足心热。

手 法:揉按36次。

7、穴 名:盲俞(冲脉、足少阴之会穴)

取穴方法:肚脐旁开五分。

主 治:头痛。

手 法:拇、中指按后,斜向上顶,左治右,右治左。

8、穴 名:列缺(手太阴肺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取穴方法:两手虎口相交叉,食指尖所指筋骨凹陷处。

主 治:头顶痛。

手 法:直按斜向上顶。

9、穴 名:悬钟(足少阳胆经、八会穴之髓会)

取穴方法:足外踝尖直上三寸,腓骨后缘。

主 治:偏头痛。

手 法:按揉3—6分钟,左治右、右治左。

10、穴 名:定喘(华佗夹脊)

取穴方法:在大椎旁开五分处。

主 治:哮喘。

手 法:斜向肩部顶1-2分钟。

11、穴 名:止泻(任脉上,关元、石门中间)

取穴方法:脐下二寸半取之。

主 治:腹泻。

手 法:直按稍斜上顶。

12、穴 名:降压(足厥阴肝经上)

取穴方法:在大敦与太冲之间,

主 治:高血压。

手 法:震颤点按1-2分钟。

13、穴 名:足三里(足阳明胃经;合穴、胃下合穴)

取穴方法:外膝眼下三寸,四横指。

主 治:腹部疾患、高血脂症,止胃痛。

手 法:直按斜向下1-2分钟。胃痛时,用双拇指按揉患者双腿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麻胀感后 3一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14、穴 名:大骨空穴(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拇指近节指骨与远节指骨连接横纹桡侧面中点赤白交界处。

主 治:白内障。

手 法:用力点刺,重手法效果好。

15、穴 名:神庭(督脉)

取穴方法: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 治:脑疲倦,(醒脑)

手 法:中指点按刺激。

16、穴 名:血海(足太阴脾经)

取穴方法:髌骨内上缘二寸。

主 治:眼皮浮肿。

手 法:拇指强力度按压。

17、穴 名:肩痛穴(足阳明胃经上)

取穴方法:足三里下约三寸左右,胫骨边缘。

主 治:肩周炎。

手 法:强力度按压1-2分钟,左治右,右治左。

18、穴 名:扭伤穴(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曲池(手阳明大肠经)与阳池(手少阳三焦经)联线的上1/4与下3/4交点处。

主 治:急性腰扭伤。

手 法:强力度,同时按压两臂的扭伤穴。

19、穴 名:坐骨穴(新穴)

取穴方法:大转子与尾骨尖联线中点下一寸处。

主 治:坐骨神经痛。

手 法:拇指用力直按,斜向下顶。

20、穴 名:足跟点(手针穴位)

取穴方法:大陵穴与劳宫穴联线上找痛点。

主 治:足跟痛。

手 法:按揉1-2分钟。

21、穴 名:承浆(任脉)

取穴方法:唇沟之中央凹陷处。

主 治:小儿厌食症。

手 法:中力度按揉3-5分钟。

22、穴 名:遗尿点(手针穴位)

取穴方法:手小指末节横纹中点。

主 治:小儿遗尿(肾虚)

手 法:轻按揉1-3分钟。

23、穴 名:天柱(足太阳膀胱经)

取穴方法:颈部大筋外缘之后发际五分凹陷处,哑门旁开1.5寸。

主 治:喉头肿痛。

手 法:轻揉按2-4分钟。

24、穴 名:太冲(足厥阴肝经,腧穴、原穴)

取穴方法:足背一、二趾缝间上一寸五分处。

主 治:鼻出血。

手 法:垂直用力点按。

25、穴 名:上迎香(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在眼内眦下五分处。

主 治:鼻窦炎。

手 法:按揉1-2分钟。

26、穴 名:少泽(手太阳小肠经,井穴)

取穴方法:手小指尺侧,距指甲0.1寸。

主 治:急性结膜炎。

手 法:拇指重掐法。

27、穴 名:大抒(足太阳膀胱经)

取穴方法: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

主 治:麦粒肿。

手 法:直按斜向颈椎用力顶按。

28、穴 名:冠心穴

取穴方法:左足背解溪穴(足太阳膀胱经)至2、3趾骨联合处联线中点。

主 治:冠心痛,止痛。

手 法:指端或用圆珠笔芯按压5分钟。

29、穴 名:元骏穴

取穴方法:位于左手手掌心中指指关节下。

主 治:冠心病,心绞痛。

手 法:一指禅推法点揉。

30、穴 名:关元(任脉,小肠募穴)

取穴方法:脐下四横指,中线。

主 治:失眠。

手 法:半卧后揉100-200下,45℃水泡足,按揉涌泉穴200下。

31、穴 名:四白(足阳明胃经)

取穴方法: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主 治:便秘。

手 法:按揉腹部自右向左推200下;排便时按双侧四白加长强穴(长强尾骨端凹陷处)。

32、穴 名:安眠穴(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翳风(手少阳三焦经)与风池穴(足少阳胆经)边线中点。

主 治:失眠、偏头痛。

手 法:中度点按。

33、穴 名:牵正穴(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耳垂前5分至1寸。

主 治:面神经麻痹、口腔溃疡。

手 法:中度向前斜刺,(口腔溃疡加小肠反射区)。

34、穴 名:失眠穴(经外奇穴,足底)

取穴方法:足底足跟正中点。

主 治:失眠、足跟痛。

手 法:重度力点按。

35、穴 名:闪腰穴(足太阳膀胱经上)

取穴方法:在小腿肚上,承山穴(足太阳膀胱经)与昆仑穴(足太阳膀胱经)连线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附近有一压痛点。

主 治:腰扭伤又称闪腰。

手 法:点按。患者俯卧,医者找出双侧“闪腰穴”后,用双手拇指猛然点按患者双侧穴位,压放三至五次后,再平揉一至三分钟,以患者忍受且微有出汗为度。接着轻柔、和缓地按摩腰部数分钟结束治疗。一次手法完毕后,患者多有明显好转,每日或隔日一次,一至四次治疗后,腰痛症状就会消失。

36、穴 名:落枕穴(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位于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处。

主 治:落枕。

手 法:落枕穴在手背上。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间,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就是落枕穴。用食指指腹,或圆珠笔头(不是笔尖)按在此穴上,稍微用力刺激它,落枕的脖子便会变得轻松多了。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作揖]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